编者按
“国外没有避罪天堂,回国认罪伏法是唯一的正途。”
“我藏匿的国家与中国并未建交,我是偷渡去的,当时以为到了天涯海角。即使这样,我们仍没能逃脱,当地政府还派出警力全力配合中国抓捕,祖国力量的强大使我深受震撼。”
上面的话,来自付耀波、张清曌——2016年2月被抓获归案的一对海外逃犯。
付耀波,男,50岁,辽宁省本溪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支队案件审理科原科长;张清曌,女,44岁,辽宁省本溪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支队原出纳员。二人涉嫌于2008年至2014年间,利用职务便利共同贪污公款2996万元,2014年9月一起潜逃出境,先后流窜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格林纳达、圣格等国。2014年9月辽宁省本溪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贪污罪对付耀波、张清曌批准逮捕。
2015年中央开展“天网”行动,曝光“百名红通”人员后,辽宁省追逃办将付耀波、张清曌列为重点追逃对象,在初步掌握二人落脚加勒比地区后,立即组成工作组前往追捕。在格林纳达、圣格两国警方支持配合下,历经51天艰苦奋战,在圣格首都金斯敦郊区的大山里将二人成功抓获。
为了将付耀波、张清曌抓获归案,各部门协同作战,国际社会支持配合,而我们的追逃追赃工作人员更是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以下,是辽宁省本溪市纪委书记的“追逃手记”,为我们展现了追逃行动背后的一些故事与思考——
“让已经潜逃的无处藏身,让企图外逃的丢掉幻想。”
2016年2月,我们将“百名红通人员”付耀波、张清曌同时抓获归案。这次行动,是“天网”行动实施以来,第一次把2名“百名红通”人员同时抓获归案。
想当初,“红色通缉令”刚发出的时候,付耀波、张清曌二人赫然在列,对于一座人口仅有150多万的小城市,这不啻于投石入湖。一时之间,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我们压力真是比山还大。
为了尽早将外逃人员抓获归案,本溪市委成立了追逃办,从公安、检察机关抽调十余名业务骨干组成专案组,市委书记亲自督办,市纪委书记直接调度,纪检、组织、政法、金融等部门协作作战。办案期间,专案组先后三次南下天津,五次北上黑龙江,足迹踏遍四川、广东、上海等5省7市,行程3万余公里,查清了2人出逃前半个月内的所有时空轨迹,并最终确定了2人的藏匿地点。2016年2月,专案组克服了语言不通、线索中断等诸多困难,转战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终于成功将付耀波、张清曌抓获归案。
相比这次胜利缉捕的“强大力道”,赵德伟的顺利劝返则更见“扎实功底”。
赵德伟案被列为省纪委挂牌督办案件时,我们那时可以说毫无经验可循,只能一点一滴去追踪。几个月时间,我们几乎排查了所有与他有联系的人,调查了所有与他有关联的往来账目,耐心细致、反反复复地做他亲属的思想工作。在强大的政治攻势面前,逃无可逃、藏无可藏,归国投案就是他唯一的选择。
开展追逃追赃工作,我们努力做得更多、更细、更实。我们知道,追逃追赃工作,回应的是质疑质问,赢得的是民心民意。这是一笔最大的“政治账”,付出再多也值得,做得再细都应该。
“未雨绸缪”胜过“亡羊补牢”。为了扎牢防逃的篱笆,我们先后会同组织、人事、公安等部门落实了证照管理相关规定,并多次对全市各机关单位党员和工作人员出国境证照办理情况进行梳理和清查。
在市党代会期间,市委组织与会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了《避罪-无路可逃》,这部付耀波、张清曌现身说法的警示片,让全市党员干部真切地了解了这一起自己身边的腐败案件从发生、败露到侦破的全过程,震撼了大家的心灵,警示效用明显。
追逃追赃不止步,工作永远在路上。我们将总结经验,做到防逃、追逃双管齐下、双箭齐发。加强与组织人事、公安司法、外事金融等部门的沟通,完善长效机制,形成常抓合力,使制度的笼子扎得更紧更牢、管防的网络织得更严更密。(辽宁省本溪市纪委书记 石崧)